健保署公布109年度,全台227家醫療院所財報,最賺錢由林口長庚連5年奪冠,但整體結餘卻比前一年少了28.75億元。其次是高雄長庚。而中國附醫反超台大醫院、變成第三名。但最賺錢的前五名醫院,因疫情影響,結餘幾乎都比前一年少。至於虧損排行,嘉義長庚排名第一,委託長庚經營的土城醫院與亞東則排名第二、第三。
受到疫情衝擊、醫療降載,連帶影響收入。健保署公布109年度,全台227家醫療院所財報,最賺錢醫院由林口長庚連5年奪冠,但整體結餘卻少了28.75億元。
健保署醫管組專委劉林義說,「假如我們以林口長庚為例看它的財報資料的話,它的非醫務收入的部分是從78億下降到49億大概就降了29億,我們去看它的財報可以發現它其中的股票其實就少了28億。」
從統計圖表來看,林口和高雄長庚包辦一、二名,109年整體結餘、都破40億元,中國附醫反超台大醫院,變成第三名,也有22.14億結餘,第五名則是桃園長庚,但仔細比較可以發現,最賺錢的前五名醫院,整體結餘幾乎都比前一年少。
健保署醫管組專委 劉林義表示,「全台院所有虧損的有31家其中虧損在一千萬元以內的有11家,那虧損超過一億元以上的有8家,那8家裡面其中有4家其實都是最近成立不到四年的新醫院。」
而在虧損部分,收支短絀最多的醫院是嘉義長庚、虧了10.33億,另外土城和亞東醫院,以及輔大附醫和敏盛綜合醫院,也都榜上有名,研判主要跟非醫務收入銳減有關。
醫改會分析,如果只看全台醫學中心的整體結餘,總計高達81.1億元、呈現大幅成長,健保署應該釐清,相關補助有沒有落實在第一線醫護身上。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其實在醫學中心它的結餘成長率其實到達52.9%多出來這麼多的盈餘到底有沒有用對地方,那它有沒有造成說在疫情期間不同醫院的勞逸不均健保這樣的一個齊頭式的補助,會不會有造成不公的情況,我們認為健保署都有義務要去做釐清。」
健保採取齊頭式補助,相關給付是否真的公平,醫改會認為,仍有改善空間。而健保署則強調,醫療院所雖然有賺有虧,但總額固定,並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民視新聞/陳子凡、黃彥誠 台北報導)